入葱白一茎,煎之温服。至阴经则难拘定法,或可温而或可下。
发汗出不止,曰漏风,亦为亡阳。其劳力感寒之证,不在禁补之例,看消息用之。
今将浮、中、沉三脉列为三图,图下就注证治之法,使因脉以知证,缘证以明治,以此达彼,犹粗浮,初排指于皮肤之上,轻手按之便得,曰浮。如发热烦渴,小便赤,脉浮大者,此为表里俱见,五苓散利之。
非犀角、地黄,不能止上焦之吐衄。若阳明汗多,或已经发汗,利小便而大便不通者,此津液枯竭,宜蜜导通之。
缘其历年已久,遗失颇多。温里,四逆汤;攻表,桂枝汤。
未效,就以本方对小陷胸加枳、桔,一服豁然,其妙如神。又有失于汗下,或本阳证,误投热药,使热毒入深,阳气独盛,阴气暴绝,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,骂詈叫喊,燥渴欲死,面赤眼红,身发斑黄,或下利赤黄,六脉大,名阳毒发斑证,用酸苦之药,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。